谁能相信,“宇宙行”最初的办公地竟在服装车间,成立仪式仅花费了数百元……
文丨单灵逸日月如流,尺璧寸阴。弹指一挥间,中国工商银行经历了风雨洗礼,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成长的四十年。四十年的发展轨迹,既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也是中国银行业蓬勃发展的样本,更是国内大行成长史的精彩范例。遥想1984年,承接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赋予城市金融主渠道职能的中国工商银行宣告成立。四十年来,一代代的工行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实现了新的发展与跨越,而初创时期在总行所诞生的诸多“第一”,串起了工商银行弥足珍贵的成长记忆。1第一个办公场所:租来的指挥中心北京月坛南街32号1983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报道说,原中国人民银行兼办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将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负责。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工商银行的顺利组建,筹备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调集行政后勤的一班人马组建工商银行办公室,全面负责组建过程中的一切综合事务。当时,人民银行总行机关与财政部在三里河财政部大楼一起办公,工商银行成立之后就不能继续呆在财政部的办公大楼里,一来拥挤,二来很不方便。因此,为工商银行找一个办公的地方成为办公室的首要任务。经过多方联系、反复比较,办公室将目光瞄向了位于月坛南街32号一幢刚刚建成不久的六层小楼,离人民银行仅一街之隔,相距不过百米,对于即将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工商银行而言,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办公地点,便打算把它租下来。小楼原本是北京市西城区服务公司按照服务加工厂设计的厂房,“前店后厂”,楼下零售服装,楼上加工服装,把它租给工商银行办公,主人家并不乐意。经过多次协商,加之时任办公室主任的王占祥曾在该公司党委工作过,靠着这层“私人关系”,总算是把小楼的三至六层租了下来。将服装厂的生产车间改建成银行的办公场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时值隆冬,车间的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彼时没有项目外包,办公室行政处的同志全员出动,先是用钢镐刨冰,接着整修地面,简单铺设木地板,再用石膏板打出隔断形成一间间的办公室……办公场地搞定了,取暖成为摆在眼前的另一个难题。原有的生产车间没有取暖设备,没有锅炉房,没有暖气,如果再造一个新的锅炉房,先不说审批复杂,单从经济上来讲也不划算。于是,办公室的同志们把主意打到了隔壁邻居——国家计委的头上。计委的同志倒是很支持,同意从他们院里把热力引到车间,可计委大院与小楼中间隔着一条马路,自己在马路上挖地沟那是不现实的,匆忙间找市政来挖也不可能,这可如何是好。几经考量,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案提上日程,从计委大院把管子搭座天桥,通过天桥将热气引入到这个临时的办公楼,虽然有所耗损,但总算是通上了暖气。装修、改造、引热力,三个月的昼夜奋战,终于保证总行在1984年1月1日正式成立时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尔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工行银行就在这个租赁来的,临时改造的环境中开始创业,从这里成长,从这里走向灿烂的辉煌。2第一张影像资料:仅存的历史见证1983年12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规格很高的大会。来自财政部、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原人民银行已离休的老行长也前来祝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荣毅仁和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张劲夫首先代表国务院对工商银行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工商银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工商银行肩负着支持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重任。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迅速发展起来,为国民经济发展集聚更多的资金,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也是一场很简朴的大会。由于总行办公地是租借来的原服装厂生产车间,没有礼堂,于是,总行借用了位于北京三里河的中国科学院的小礼堂,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总行机关来了两三百人参加,会场只有一个主席台和一些旧椅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鲜花、纪念品、邀请函都没有,宴会就更不用说了,总共也就花费了几百块钱。陈立老行长在回忆工行成立大会时感叹道:“创业艰难啊,简朴一些是应该的,但遗憾的是当时连一份小小的纪念品也没有准备,仅存的一张大会照片,还是办公室的一位同志拿来自己家里的小相机,站在会场最后面拍的,照片很模糊,连与会者是谁都很难分辨出来。”这张仅见的工商银行成立大会照片,如今成为了最为珍贵的初创回忆。3第一块悬挂门牌:纯手工打造搬入新址后,总行办公室综合处的同志们开始为初创时期的各项工作而忙碌着,其中有一项关系着工商银行的门面,那就是向全社会和全系统征集行名的工作。时任工商银行行长的陈立还邀请国家计委副主任、书法家段云书写了一幅行名。经过比对和研究,最终决定使用段云的题字。有了题字,木门牌也准备好了,却发现找不到可以刻字的地方。办公室的同仁们向门牌制作发起了挑战,在征得行领导的同意后,购买了一套木刻工具,开始了工商银行第一块门牌的刻制。段云同志的书法题字字体不大,且为横幅,要制作竖立式的门牌,就需要把书写的题字放大到合适的比例并复写到木牌上方能雕刻。办公室综合处的傅继坤同志凭一手漂亮的书法,担下了拓印的大任。他先在全行唯一的一台复印机上逐一完成每个字的复印,复印好的字按偏旁进行分拆,再按比例进行放大,之后把放大的各个部分按原题字逐一拼合制成条幅,最后把条幅拓印在木门牌上。刻字的重任则是交到了办公室综合处的刘依群手中。当时的条件极其简单,除了一套木刻刀具外,什么也没有,只能把木门牌架在两条长凳上进行雕刻。由于木凳高不成低不就,门牌既长又宽,刘依群是站着不得劲,坐着不舒服,只能以半跪半趴半骑的别扭姿势进行,腰酸腿疼不说,两腿之间和胳膊肘全都被硌红,手上更是陆续磨出了水泡。经过二十多天的劳作,门牌终于刻好并完成了打磨。最后,经办公室杨春雪完成最后一道刷漆工作后,白底黑字的“中国工商银行”第一块门牌终于在办公室员工的手中诞生了。几天后,办公室领导找人把牌子挂在了总行大门口,没有喧嚣,没有任何形式,一切都那么平平静静,简简单单。需要提及的是,据说门牌挂出后,段云路过总行大门时对着招牌反复地看,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商”字写得不理想。于是,段老又认认真真地把“商”字重写了一遍,替换掉原来的那个“商”字,这才形成了最终对外发布的“中国工商银行”形象招牌。这个招牌一直用了很多年,成为植根于亿万百姓心中的国有银行的金字招牌。期间,总行有人请彭真同志也题了一幅行名。1987年,总行迁入翠微路新大楼后,曾按彭真同志的墨迹制作了一块落地式“金字”牌匾放在一楼大厅,有些分行也据此制作了新的门牌和牌匾,这也是为什么较长一段时期内全国各地“中国工商银行”行名存在两种字体的原因了。4第一枚行徽设计:隐形的方孔圆钱工商银行成立后,为了树立工行的良好形象,亟需有一个全行统一的、能标志工商银行性质和特征的行徽。1985年底,工商银行将征集行徽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张肖行长和几位副行长非常重视此事,在总行办公室写给他们的签报上批示:“可在系统内征集”。1986年1月,总行办公室正式以行内发文形式向各分行发出了征集行徽的通知,要求应征稿件要充分体现中国工商银行的性质、特点,要主题突出、寓意深刻、思想性强,要构思简明庄重大方、艺术性强,要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易记、易懂,群众性强。通知下发后,各级行的干部职工纷纷踊跃参加应征,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从云南的勐腊、黑龙江的伊春,从东南部的海岛,到西北的边陲,2691幅作品雪片般飞来总行办公室,共有1049人次寄来了精心设计的行徽样稿。设计者大多数都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也有不少离退休的老同志、银行学校的学生,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0多岁。山西保德县支行一对夫妻,精心绘制了20余幅稿件,在每一件稿件下面还写了热情的诗句,表述他们对工行、对金融事业的热爱。工行非常尊重来稿者的劳动成果,对来稿的评选更是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刘廷焕副行长为主任的行徽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部室负责人和懂徽章知识的同志担任委员,具体事务性工作则由总行办公室承办。办公室按来稿先后编号登记入档,经过反复比较,筛选出45名作者的113幅作品送评委会,同时将这些作品在总行机关和全行行长会议上集中展出,请总行机关干部和分行行长评议、投票。评委会集中大家的意见,从中精选了10幅作品,发至全行和专家进一步征求意见,并综合各方情况向行领导进行汇报。行领导肯定了评委会的工作和群众的积极性,但也指出了来稿的局限性和不足,决定聘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陈汉民教授设计一款行徽。陈汉民设计的行徽图案整体为一个隐形的方孔钱币,行徽的中心是一个变形的“工”字,中间断开,使“工”字更为突出,“工”字和外圆寓意商品的流通,体现了“方圆的规矩”的哲理思想和行业性质,显示了工商银行作为国家办理工商信贷的专业银行特征;整体标志是两个对应的几何图形,以“断”强化“续”,以“分”形成“合”,应用了哲学上的辩证法,显现了银行与客户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和共存基础;四周形成四个面和八个直角,象征工行业务发展和在经济建设中联系的广泛性。因陈汉民设计的图案式样清晰、简明、寓意深刻,符合工行行徽征集要求,经行徽评审委员会审定后决定予以采用,并于1989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启用。历时三年的行徽征集工作终于顺利圆满结束了。5第一份员工福利:饭盒的故事让我们将视线重新回到1984年的建行伊始。初创之路总是异常辛苦,租借来的小楼除了办公环境不好、办公条件简陋外,生活设施也是相当缺乏。由于设备差、厨师少,职工食堂一时不能供应员工们的午饭,如何让干部员工吃上一口热饭成为了摆在总行办公室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对此,工行领导也是非常重视,让办公室召集各部室综合处的负责人开会,以研究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会上,主管行政的田同伍副行长向大家讲明,当前食堂的问题是暂时的,以后条件会逐步好起来的,希望同志们能自带午饭,由伙房统一加热,度过这段困难时期。为了方便大家带饭,行里准备给每位干部员工都发放一个饭盒。这绝对可以称为是工商银行建行后的第一份员工福利了!会后没多久,饭盒便发了下来。这是一个制作精致的不锈钢饭盒,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盒(每个直径11.5公分,高5公分)叠在一起,加一个盒盖,用一个十字型架子固定,上部还有手柄用以提拎。这套饭盒有很多优点,饭和菜可以分装,容量正好是一个人的饭量,携带方便,加热简单,两盒相叠严密,不易漏洒。由于饭盒卫生实用,深受大家的喜爱。如此可爱而又实用的饭盒却也闹出过不少的笑话。因为饭盒是统一发放的,所以大家的饭盒都一个样;因为午饭是统一加热的,即使在饭盒上做好标记,也难免会有标记相同或相似;因为取饭时蒸气缭绕,难以辨认清楚,极易混淆拿错。以上种种,让取饭时提错饭盒的事情时有发生。明明自己带的是饺子,可打开饭盒变成了米饭青菜和鸡翅;有时想“守株待兔”等着拿错的人来交换,可怎么也等不到,只能将错就错吃了对方的饭菜;吃错就吃错吧,因为互相都不知道对方是谁,所以在彼此吃了对方的饭菜后,还相互交换了饭盒……大约过了一年的时间,食堂有了条件,不再需要大家中午带饭了,这个统一发放的小饭盒也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被不少干部员工带回家中继续使用,它不仅是一件难忘的纪念品,更是工商银行建行初期艰苦岁月的有力见证。(本文根据陈立、王积昌、刘依群、姚开圻、 王荣章回忆整理)“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